雖然有些事情我已堅定了將近5年,
可是我想我這次真的又得再次迷惑在線徑之間。
儘管我真的很不願意認同子線線徑與黑鯛咬不咬有所相關!
100年初我寫了一篇「線徑之間」,
並告誡自己無論如何都別再猶疑子線的粗細,
心想反正魚會咬就是會咬,
釣個黑鯛理應與子線粗細選取無關,
自此之後的5年全都採用3號子線上場,
堅持到底而不更改。
不過自從11月21日和豆干兄在相同釣場作釣後,
我則有了新的想法;
理由是,
當日2人竟在相離不到3步的釣點,
卻有著天壤地別的釣果,
說白了就是2人釣同一處,
他是黑鯛、紅沙爆咬,
我則零星幾隻貪吃小午仔而已,
而且最大的不可思議,
是那場子還是豆干兄初次造訪,
相對我是老熟但卻無法佔到任何便宜。
幾經思維,
(當我知道豆甘兄是用細子線!)
我毅然決定試著在母光之後把子線換細,
試圖一解我常在天全亮後就釣不到魚的窘境,
所以昨天作釣前我靈機一動,
翻找出幾乎已遺忘的1.2號溪釣線,
來當作我的絲腳測試工具。
在昨天6點天全亮前,
按劇本地我運用3號線雙鉤取得了2黑鯛1午仔,
之後釣況就又一如往常沒消沒息,
誰知比較晚到的小雄會長在6點30分抵達釣場後,
才開第1竿就立馬中了隻半斤黑牛,
真所謂是首打席就轟出全壘打啊!
當下我見狀不對,
深怕上個月的歷史將再度重演,
趕緊更換上我早已預備的1.2號子線之單鉤釣組,
並配合3號竿將利魯調到很鬆且隨時可出線的機制。
(深怕1.2號子線太弱會撐不住)
說也奇怪,
當我更換成1.2號子線後,
數不到3竿,
當浮標流至攻擊點時,
我的自製長標立馬下射,
我見狀猛一揚竿,
水下物馬上開始狂竄,
但因利魯早已設定沒鎖緊而瞬間出線,
所以我只好跟著魚跑,
追了幾顆肉粽後,
費了幾番氣力才把魚給弄上岸,
原來是隻31公分的黃金黑鯛。
也就這麼一竿
瞬間把鄭會長及小雄會長弄得熱血沸騰,
整個場子也因此而熱絡,
就在大夥接連補上耶灑後,
誰知不到3分鐘的下一竿~~魚又咬我的了(驚),
所以這下我又順勢拉了隻半斤級沙格,
而且也是跟著魚跑了半場,
當下我也又成現場焦點。
(其實心想:難不成是細線的誘惑?)
雖然在8點之後咬況就寥寥可數,
但是換了細絲腳所帶給我的震撼,
真的會讓我再度迷惑在線徑之間。